近日,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攻关团队发布了一项科研成果:研究人员对来自我国的34个地舌菌纲样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、体系发育分析和生态学比较,成功识别出14个物种,包括10个新物种。
新物种包括:云南黑地舌菌、丽江黑地舌菌、玉溪黑地舌菌、楚雄黑地舌菌、瑞丽毛舌菌、哀牢黑地舌菌、四孢黑地舌菌、尖顶毛地舌菌、扭曲地舌菌和拟毛地舌菌。
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地舌菌纲的物种多样性,还为该类群未来的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。
丽江黑地舌菌(G. lijiangense)
云南黑地舌菌(G. yunnanense)
尖顶毛地舌菌(T. conica)
扭曲地舌菌(T. distortus)
据了解,新物种中发现的地舌菌纲属于子囊菌门的一个单型纲,其下仅地舌菌目(Geoglossales)一个单型目,而地舌菌目亦只有地舌菌科(Geoglossaceae)一个科。该纲子囊果多为陆生、小型、深色且呈舌状、棒状或头状,高约2-8cm;子囊具4-8个子囊孢子,子囊顶端大多数具淀粉反应;子囊孢子丝状、棒状、镰刀状、深棕色至透明;通常生长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此次新物种的发现,为了解地舌菌纲打开了新窗口。
新物种的研究和开发一个长期的经过,需要科研人员、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。科研人员要继续深入研究新物种的特性和潜在价格,企业要积极参与成果转化,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。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对这些珍稀真菌资源的保护,确保在开发利用的同时,不破坏生态平衡。(来源:云菌协会 动新闻 MycologyJourna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