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正确率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

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正确率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

怎样进步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?

?

计算是帮助我们难题解决的工具,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经过。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进修数学,是学生今后进修数学的重要基础,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
?

?

?

?

?

?

?

?

步骤/技巧1. 重视对口算、估算能力的培养

? 重视对口算能力的培养

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,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,口算既是笔算、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,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只有口算能力强,才能加快笔算速度,进步计算的正确率。因此,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,加强口算训练,进步口算能力。

? 重视对估算能力的培养

在平常的课堂计算进修中,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,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技巧去思索难题。在计算后对结局也进行估算,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格的检验。

比如:124*42,计算前让学生估算一下,学生把125看作120,把42看作40,125*40=5000,因此124*42大约在5000左右。接着在计算后继续让学生估算,两个数的个位上分别是4和2,因此所得乘积的个位上肯定是8,与计算出来的结局对比,若不是8,那肯定是算错,起到检验的效果。

2. 注重计算技巧,想法的教学

有些计算进修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,就算老师不教,大部分学生也会算。然而作为教师,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,而是让学生从难题解决的经过中明白算理,拓展资料出法则,参与到聪明形成的整个经过中。

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,102*24,从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过渡到三位数乘两位数,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把102*24计算出来,并且学生在列竖式的时候习性性的把102写在上面,把24写在102的下面,从表面看来,学生好像都会了,但如果老师对计算经过不多加解释,而突然把24写在上面,把102写在24的下面让学生们列竖式计算,学生就开始出错了,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计算道理。因此,一节计算课决不仅仅只停留于计算能力。要让学生参与到计算的经过,不但会算,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,这才是计算课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。

3. 3简便技巧的灵活应用

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技巧就是计算题的一类,在表明“用简便技巧计算”的情况下,大部分学生都能做,然而当同样的式子放在应用题中,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技巧。

如:对于38+75+62这个计算,放在应用题中,如:植树节,四(1)班种了38棵树,四(2)班种了75棵树,四(4)班种了62棵树,这三个班一共种了几许棵树?学生很快的列出式子:38+75+62,接着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,用简便技巧的学生很少。因此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技巧的价格,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。顺带提一嘴,在四则运算中,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,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,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“正确、迅速、合理、灵活”的要求。比如25*4=100,125*8=1000等等。

END